威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

vip888 科技创新 2024-11-12 20 0

威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

 ∑技金融融合更加紧密

  率先实施“拨投贷保”联动支持政策,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的“卡脖子”攻关项目,以科技财政资金引导、投资机构“股权投资”跟进、银行机构“信贷投放”、保险机构承保补偿等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联动支持,支持骨干企业“研发有钱投”“意外有保险”,“卡脖子”攻关项目库入库106个项目,促成39家企业获得银行无抵押无质押贷款授信5.61亿元。

  积极推动投融资对接合作,邀请中科创星等专业投资机构来我市对接,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、投硬科技,为14家初创期企业争取省级科技股权投资1.45亿元。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,2022年以来为9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57.93亿元、贴息补助881.6万元,全省第6。

  大力培育引进创新人才

  全方位培养、用好创新人才,落实新时代英才工程,实施“人才飞地”、市场化引才、海外工程师计划等引才措施,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机制,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带技术、带项目来我市创新创业发展,累计培育国家级人才23名、省泰山系列人才119名,高层次人才数量保持全省前列,省海外工程师入选数量连续2年全省第1。

  建设全省唯一的山东省外国专家驿站,建成了6家驿站分站,为外国专家的引留用提供全链条、专业化、打包式服务,常态化开展产业对接、技术合作、联谊体验等活动,帮助专家解决各类问题300余项,让外国高端人才爱上中国、留在威海,在威创新创业外国专家1300多人,居全省第3位。

  广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

  深入推进科技交流合作,拓展高校院所科技合作“朋友圈”,与1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,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科技合作,支持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开发、技术转让等形式的产学研合作、技术转移转化,引进转化一批优质科技成果,引进北京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天津大学等高校、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研究院,支持企业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,连续举办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、中韩创新大赛、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,成为山东国际科技合作的名片。

  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7家、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1家,建设2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、10家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,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。

 ∑技兴则民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下一步,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深刻领悟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性,深刻理解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举措要求,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,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超前布局未来产业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。

 ≯焦科技供给优化持续发力。持续完善“1+4+N”创新平台布局,构建接续联动、梯次衔接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,有效发挥各类创新平台作用,统筹创新资源向产业需求精准匹配。

 ≯焦创新企业培育持续发力。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,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,支持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技术攻关,支持小微企业共享创新资源,切实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。

 ≯焦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发力。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,形成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,畅通校企合作、平台交易和市场对接通道,实现科技成果能发现、可评价、快应用。

 ≯焦科技金融结合持续发力。创新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,打造全链条基金支持体系,优化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,加快推动科技金融结合,引导金融“活水”滋养源头创新。

 ≯焦人才培养引进持续发力。人才是第一资源。要紧扣产业发展需求,系统制定人才引进路线,拓宽企业引进人才渠道,健全多途径育才机制,完善留才用才政策,汇聚天下英才,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。

  ★

 ∑技部门在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工作举措,取得了哪些成效?

 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,谋项目就是谋未来。近年来,我市聚焦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目标,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,牢固树立“项目为王、产业为基”理念,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坚持以科技创新助力项目创新,以项目创新带动产业创新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加速产出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,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跃升。

  实施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年度计划管理。为解决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重点不突出、零打碎敲不系统、具体抓手不多、支持方向不精准等问题,我市自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年度计划管理,坚持“大创新”布局,围绕技术、产品、平台、模式等一体化创新发展来设计安排,引导企业发展思想变革,牢固树立全面创新理念。在项目谋划设计上整体把握两大原则:省市联动,抓好在研的省级重大项目实施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;市区联动,抓好未来三年科技领域重点项目的谋划储备。今年,实施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42项,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9.58亿元。截至10月底,已完成投资28.59亿元,投资完成率96.7%。通过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带动实施,24项重大科技成果入选山东好成果库,手术机器人、刺参新品种、高性能碳纤维等13项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。

  引导龙头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组团式联合攻关。充分发挥领军型企业资源条件优越、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优势,变革以往大企业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,鼓励和引导领军企业、龙头企业整合“政产学研金服用”创新要素,组建创新联合体、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平台,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。先后建设了2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、10家市级创新联合体。今年以来,获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、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各类项目200余项,扶持资金近2亿元。

  大力实施市级“揭榜挂帅”技术攻关。建立“揭榜挂帅”常态化征集机制,以改革创新增活力,促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。研究出台了《威海市科技计划项目“揭榜挂帅”实施工作指引》,将“揭榜挂帅”项目分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两类,分别给予支持,丰富“揭榜挂帅”“定向委托”“赛马制”等更多的新型科技组织方式。今年以来,在热敏打印头、电机模拟器、矿山智能巡检机器人等领域实施“揭榜挂帅”项目11项,新征集“揭榜挂帅”技术攻关类需求17项、成果转化类需求2项,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发展,发布核能领域、海洋养殖领域“揭榜挂帅”技术需求6项。

  ★

 ∑技系统在推进科技交流合作以及深化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方面,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和举措,具体情况如何?

  今年以来,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全市科技创新中心工作,深入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,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,有效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。高标准策划实施产学研合作活动。以“企业技术需求清单”和“高校科技成果清单”两张清单为牵引,先后与北京、重庆、济南等地的25家高校院所对接洽谈,达成产学研合作90多项。本月17、18日,将在北京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科院相关院所等共同举办“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—北京专场”活动,欢迎威海企业界、科技界的朋友赴京参会。高质量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。成功举办了中东欧高价值成果创新合作大会暨2024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,促成18个国际合作项目现场签约。本月20日、21日,将举办第四届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,届时邀请日本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领域20多位嘉宾参会,欢迎有意向的企业代表、科技人士到会交流。高水平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。成功举办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培训班和技术合同登记培训班,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92项,技术交易额达到3.92亿元,完成四技服务类创新券兑现工作,共兑现资金1387.36万元,涉及技术交易额6089万元。

  下一步,将继续以集聚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、服务企业和产业创新为目标,加大科技合作推进力度。举办科技交流合作品牌活动,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创新资源。组织举办4称技合作名校直通车专场对接活动,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00项以上。举办中欧、中日、中韩创新合作大会等多场国际交流活动,积极推动企业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。强化产学研平台载体建设,加快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。加快推进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、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威海建设,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平台载体加快建设,实现平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。培育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,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。开展技术经纪培训人100人次以上,发挥好“科技红娘”的牵线搭桥,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“书架”走向“货架”,从样品变成产品。

  ★

  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、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方面,有哪些具体举措?

  市科技局坚持将创新主体培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“牛鼻子”来抓,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、研发投入、科研组织、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,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。

  持续深化梯次培育,壮大创新主体队伍。坚持全面发力,按照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科技领军企业”的成长路径,构建多层次、分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体系,运用省级创新创业赛事奖励、企业研究开发补助奖励、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培育机制,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、减轻企业研发压力,助力企业成长为“三高一核心”企业。今年,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约1700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约2900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2.98%,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。

威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

  突出科技创新引导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,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,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支持,支持金额最高达到100万元。搭建赛事竞技平台,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省级赛事初赛,组织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培训,推动“骏马上赛场、争赛道争资源”。今年支持我市66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争取省级财政支持2235万元,28家企业获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奖补资金549万元,17家企业通过赛事活动争取贷款支持1亿元。

  强化科技金融服务,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加速。全面贯彻落实势技金融165体系,借力“科融信”平台,助力企业的“科技报表”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“财务报表”,实现“技术本领”变本钱、“知产”变资产;同时,鼓励企业凝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,争绕技股权、先投后股、拨投结合等多种融资支持。今年,前三季度,我市已累计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42笔,贷款总金额14.59亿元,同比增长7.12%,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近300家,其中纯信用贷款达到10.96亿元,累计争取股权投资1.4亿元。

  下一步,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围绕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,探索种子基金及天使基金,丰富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,完善多层次创新服务体系,加快引进高端人才,加速成果转化,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,多维度支持企业攻关核心技术,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,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无敌椰子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评论

最近发表